骨肉瘤的恶变度较高,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女士多见。发病部位主要在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约占发病的大部分,其次可见于脊柱、肩胛骨、桡骨、肋骨、胸骨等。
骨肉瘤的主要症状为长骨干骺端的中等程度疼痛,间歇发作,活动后加剧,很快出现不分昼夜的持续性疼痛。可触及肿块,肿瘤生长迅速,局部皮肤温度增高,皮肤红亮变薄,浅表静脉怒张,触痛、压痛明显。病变发展快,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贫血和恶病质。本病极易发生早期肺部或其它部位的转移,产生相应症状。
结合临床症状及X线、CT、MRI检查可诊断,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病情选用保肢手术或截肢术,术前术后应进行规范化化疗。骨肉瘤的肺癌转移发生的可能高,单个、局限的转移灶可以手术切除。本病积极治疗,5年生存的可能约一半。
〈〈〈 预留联系方式预约就诊,肿瘤专家排忧解难!
骨肉瘤化疗后毒性反应观察:
1、消化道丘应很为多见,轻者随化疗药物代谢产物的排泄可自行缓解。重者应给镇静止吐,针灸等处理。口腔粘膜炎、口腔溃痔者,注意口腔护理。膜痛、膜泻病人,应观察腹痛性质、范围和排泄物情况并做好记录,有异常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化疗期间要注意患者饮食词节,进食清姨,高营养饮食。
2、皮肤丘应常引起不同程度皮肤反应。一般于用药后2~3天出现,表现为皮肤骚痒,局部或全身皮疹应及时对症处理。
3、体温化疗药物的应用,使瘤体组织迅速分解,毒素吸收,出现低热或高熟,体温多在37.5℃~38℃。经过症处理后,两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WBC<3×10g/L,说明造血系统受到抑制,应暂停化疗,遵医嘱用药。
4、动脉区域蔼注化学诊疗理念术后应注意患肢的血运、感觉及肢体肿胀情况发现血循环危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区分肢体肿胀是瘤体迅速增大还是肢体静脉圆流不橱所致。后者可经拍高患腱而缓解,而前者不能缓解且表现夜同疼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