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预防、治疗相结合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首任所长由福建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农工党中央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和"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3级中医教改实验班校外导师、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第46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名誉院长、深圳市伟达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详细]
1992年,郑伟达所长创办了“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从此踏上了研制新药的漫长征程。经过7年锲而不舍的奋斗,郑伟达所长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顶住数不清的冷嘲热讽,终于研制出能直接杀死癌细胞、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国药准字抗癌新药...[详细]
郑伟达所长,出身于中医世家,是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在多年医疗实践中,对肿瘤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病颇有研究, 尤擅长于各类肿瘤的中医防治。 在“以人为本,科学抗癌”先进治癌思想指导下,以“四位一体”为指导思想治疗肿瘤疾病。郑伟达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疗工作,对肿瘤、以及各种疑难...[详细]
“癌症瘀毒论”是郑伟达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而提出的癌症病因病理学说,是中西医优势结合的产物。他认为,癌症的主要病因是“瘀”加“毒”, 因此就形成了“瘀毒”的概念,也就是说,瘀中有毒,毒中有瘀,瘀毒互结才是“瘀毒”的本质。瘀毒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其所导致的瘀毒...[详细]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它不仅危及患者生命,而且给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防治肿瘤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近年来,国内外在肿瘤防治研究工作中已取得不少进展。特别是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我国正走着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详细]
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为患者康复着想,不能相互攻之。
医患相互信任,医疗不是买卖,必须建立在医患互信统一战线上,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诊疗效果着想。
患者与其家属要紧密配合。生活起居精心照料,更要从精神、心理上给予多重鼓励,使其勇敢地站立起来战胜癌症。
好医需要好药。倘若医术再好,所用药材是伪劣;医生遣方用药,患者不配合;再好的医术都徒劳。
打仗靠国力,治癌需经费。‘舍得’二字要悟之,要么要命,要么要财,否则人财两空;二者虽有予盾,实则互相依存。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要再多钱也没有用。劝君一句真心话“医疗不是买卖,医患互信是关键。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良医施仁心仁术,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世界最疑难的病,祈愿众生皆安康!”
福建闽清光明肿瘤中医防治研究所批准成立,郑伟达为所长。
郑伟达创办“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并任所长,矢志攻关肿瘤,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把《郑氏秘方集》之治肿瘤之秘方,采用传统医药的群、臣、佐、使和和辩证论治、里研制出三种新药“治癌王”、“癌克星”、“抗癌康复冲剂”。
郑伟达所长主编《中医治癌之路》。(图1)
原国家中药管理局局长吕炳奎为福建省闽清光明肿瘤中医防治研究所题词并同意担任该所顾问。(图2)
福州市科委把神州消瘤胶囊系列抗癌药的研制,生产和推广列为福州市科研重点开发项目。
福州市科委批准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成立。
郑伟达所长在福建省卫生厅药政处和福州市科委、福州市卫生局的支持帮助下,投资八百多万,做动物试验,毒性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并在3个新药当中,选择先研制“治癌王”(后期改为“神州消瘤胶囊”现定名“慈丹胶囊”)。
为了团结中医界有志之士共同研讨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经验,探讨郑伟达中医防治肿瘤的思想理论体系,扩大《郑氏验方秘传》抗癌系列药物的临床应用,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分期举办中医防治肿瘤探讨班,郑伟达所长编写了教材《肿瘤的中医防治》。 (图3)
“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成立座谈会”在福州鼓楼区中医院召开,省卫生厅、省中医学会,福州市卫生厅、科委、工商局、税务局、鼓楼区卫生局、石狮市卫生局的领导和福州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福州市医科所专家、教授及来宾42人出席会议。
《福州科技报》刊登:《谈癌色不变——记中医师郑伟达和他的抗癌新药》。(图4)
《福州日报》报道郑伟达教授:《闯出一条中医治疗癌新路》。
福州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历时半年,完成了神州消瘤胶囊药效学试验,证实该药具有较明显的抗癌作用,对S180的最高抑制率曾高达62.89%,且不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
福建省卫生厅召开药品审评委员会会议,对神州消瘤胶囊进行临床初审,认为该药经药效试验表明,对本体和离体四种实体瘤株均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荷瘤的大鼠大剂量长期服用该药,对白细胞和免疫功能未见抑制现象,建议上报卫生部审批进行临床研究。10月,福建省卫生厅将专家意见和有关材料上报卫生部。
郑伟达所长参加国家卫生部组织的新药评审会,经过20多位中医药专家、教授的认真、严格的审评,“慈丹胶囊”顺利通过评审,同意上临床研究。
郑伟达所长第一本著作《中医治疗肿瘤经验》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郑所长通过对家传《郑氏验方秘传》的认真学习,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写出本书。吕炳奎在序言中说:“郑君伟达多年来从事癌症的防治研究,平时治学甚勤,自学中医廿余载,对癌症的探索几经沧桑,历经艰辛,努力攀登,勇于开拓,终于取得可喜的成绩。” (图5)
4月5日,郑伟达所长向时任卫生部部长崔跃梨汇报慈丹胶囊的研究工作,崔部长题词以示鼓励。 (图6)
郑伟达所长研制的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在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等七家医院正式上临床研究。
郑伟达所长在福州市卫生局和福州市科委的支持下、帮助下,“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正式挂牌成立。郑伟达所长任院长、法人代表;郑伟鸿、郑东海任副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原卫生部部长崔月梨,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光明中医学院院长吕炳奎为医院题词。 (图7)
由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主办的第一期《伟达抗癌报》发行,原卫生部部长崔月梨题写报告。 (图8)
郑伟达所长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世界中医药学术会议,在会上做《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治疗肿瘤》学术报告;当选为“世界中医学会副秘书长”;并出席筹备国际中医药抗癌学会,当选为国际中医药抗癌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图9)
郑伟达所长第二本著作《八名方临床应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收藏中医常用方剂320首,按桂、麻、柴胡、二陈、四逆、四君、四物、六味归属分类编列。各条除简要介绍方药配伍、作用及其适应症外,均附有古今医家实践经验,特别是当代医家的临证经验研究资料。本书一经问世,就受到医界和普通读者的欢迎,成为人们案头的常备用书。原卫生部崔月梨部长为本书题写书名,原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中华中医学会副会长高辉远教授、福建卫生厅魏忠义厅长、福建中医学院俞长荣、俞慎初教授为本书写序题词。 (图10)
郑伟达所长写的《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之研究概括认识》在《光明中医》刊物第五期总第66期上发表。
郑伟达所长第三本著作《疑难杂症中医治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泰斗吕炳奎教授为封面题名)。本书主要内容是内科、肿瘤科,但也收集了少量其他科的疾病,叙述深入浅出,对于中医,西医中医师在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上都有比较好的帮助。《自序》云:“我反复研究,总结内、妇科病的治疗,擅长治疗肿瘤,急慢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男女不孕不育症”。 (图11)
郑伟达所长参加卫生组织的新药审评会,抗癌新药“慈丹胶囊”一枝独秀,顺利通过二十多位专家,教授审评。 (图12)
郑伟达所长当选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福州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得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亲切接待。 (图13)
郑伟达所长应邀出席“福建省闽北灾区赈灾义演晚会”,会上为南平灾区捐款100000元。 (图14)
郑伟达所长第四本著作《肿瘤的中医防治》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世界中医学会会长陈振相在序言中说:“郑伟达君编著的《肿瘤的中医防治》一书,在肿瘤的防治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他强调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药疗、心疗、食疗、体疗等全方位进行防治。并认为除中药的整体治疗外,尽管弥补手术、放疗,化疗之不足,减轻其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崔月梨、吕炳奎、董建华、计克良为之题词。 (图15)
“慈丹胶囊”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图16)
“慈丹胶囊”获得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财政厅、第二批99福建省五新项目资金计划10万:在会上郑伟达所长与时任福建省科技厅厅长叶双瑜(图右1)福建省副省长潘心诚(图左2)、福州市人大副主任高翔(图左1)合影。 (图17)
郑伟达所长创办“北京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任法人代表,所长:郑东海任常务副所长。
郑伟达所长参加“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会上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倪志福,原全国人大常委聂力将军,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合影:“慈丹胶囊”在“香港国际发明展奖会上”荣获金奖。 (图18)
郑伟达所长第五本著作《抗衰益寿妙诀》由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论述衰老,探讨衰老的原因和特点,介绍怎么预防衰老的饮食方法和药方,怎么防病保健。为使中老年人养生有术,长寿有望,还编写了44条延年益寿妙语。下篇主要介绍短寿的妙诀,总结分析长寿名人的养生之道,从35长寿名人的养生之道中,悟出长寿的道理,注意谈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注意卫生,生活有序,坚坚持运动、如何健脑等知识。 (图19)
郑伟达所长正式拜中医泰斗吕炳奎教授为师。在京隆重举行拜师仪式: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和名老中医程莘农、焦树德、路志正、吉良晨、孙光荣、关幼波等100多人参加拜师仪式。 (图20)
在国家卫生部、国家科委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北京市伟达中医防治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市发珍中药开发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市东方伟达中医药研究院”,郑伟达教授任法人代表、院长;郑东海任副院长;卫生部原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为名誉院长。
郑伟达所长授第六本著作《伟达慈丹治癌之光》由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共分三篇,概述中医临床抗癌新成果——“伟达慈丹抗癌康复四位一体疗法”主要内容和临床应用。吕炳奎为之作序。序云:“《伟达慈丹治癌之光》重点介绍了郑伟达先生通过挖掘祖国传统医学宝藏,探索中医药治癌的光明之路,展现了郑伟达先生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为解除癌患者的痛苦,为祖国医学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21)
“慈丹胶囊”荣获福建省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图22)
郑伟达所长、郑伟鸿常委副所长,郑东海副所长所写的论文《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325例临床总结》在《上海中医杂志》上发表。
郑伟达所长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会上提交提案:优先发展中药产业,促进福建经济更快发展。 (图23)
郑伟达所长第七本著作《新瘟疫论治——谈“非典”的治疗》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新瘟疫论治》全书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对“非典”的认识;第二部分:“非典”的诊断和鉴定诊断:第三部分:“非典”的中医治疗;第四部分:“非典”的常用方剂与中药;“非典”的预防。该书的完成,得到原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编辑部主任成德水的指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为封面题名。 (图24)
郑伟达所长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图25)
为了表彰郑伟达所长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的突出贡献,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会授予郑伟达教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郑伟达所长第八本著作《前列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郑伟达教授20余年来,潜心研究中西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肿瘤与前列腺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编著本书。吕炳奎在序言中说:“本书突出中医特色,立足临床实践中医辩治内容,多出自作者临床经验之结晶,可圈可点,易学实用;所列方剂,均经过筛选鉴别、整理研究、撰写按语,是学习研究诊治前列腺病的宝贵资料。” (图26)
《光明中医杂志》聘郑伟达所长为副社长。
郑伟鸿常委副所长兼任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福州市鼓楼市政协委员。
郑伟达所长第十本著作《治癌新十论》由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总结了治疗肿瘤的经验,并创立了“慈丹四位一体新疗法治疗肿瘤”。 (图27)
郑伟达所长第十一本著作《养生药膳集萃》由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九十岁高龄的中医泰斗吕炳奎恩师为封面题名)。本书在中国博大精深的养生之道中,摄取药膳这朵奇葩,奉献给读者。以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为纲,把传统药膳纳入中医辩证论治的体系中,以提高药膳应用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便于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后处方。吕炳奎、吴孟超、程莘农为之作序。吕序云:“郑伟达君在书中对传统的药膳理论加以发掘与提高,提出心疗、食疗、体疗、药疗的防治理论,并将药膳处方按五脏及肿瘤几个方面分类阐述,为药膳在防病治病,益寿延年中应用提供了一部实用的工具书。” (图28)
“慈丹胶囊”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图29)
郑伟达所长第十二本著作《郑伟达中医肿瘤治疗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为郑伟达长子、郑氏医学继承人郑东海主编。郑东海博士在自序中说:“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家父治疗肿瘤的理论和经验,同时也为了弘扬祖国医学抗癌精髓,总结中医抗癌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故编成此书。 (图30)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用慈丹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肿瘤的经验》在《光明中医》第四期上发表。
“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建院十周年暨《郑伟达中医肿瘤治疗学》首发式”在福州西湖大酒店隆重召开。 (图31)
《中国统一战线》刊物刊登《我用爱心写人生——记福建省政协委员、著名中医学家郑伟达教授》。《解读国家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在光明中医杂志》第五期上发表。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北京市东方伟达中医药研究院在北京政协礼堂共同举办“深切怀念吕炳奎通知座谈会”,纪念吕老逝世一周年。 (图32)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国家级抗癌新药慈丹胶囊抗肿瘤作用研究概括》在《光明中医》第19卷第6期上发表。
“慈丹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图33)
甘芫逐水胶囊获得货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批件。 (图34)
《用郑伟达教授创立中医阴阳平衡法治疗肿瘤》刊登于《健康报》第六版。《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发表在《国际人才交流》第04期。
郑伟达所长,郑东海副所长参加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05年中国首届著名中医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图35)
郑伟达所长在上海参加由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药事管理热点问题专题论坛”。 (图36)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文章《许多癌症是慢病,预防复发是关键》刊登于《北京晚报》第42版。
郑伟达所长参加由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养生大会”。
郑伟达所长参加农工党中央召开的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讨会。
“参灵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图37)
郑伟达所长与王雪苔名老中医、邓良月会长、沈志祥司长到葡萄牙参加“世界针灸联合学术大会”;会上作《运用慈丹胶囊配合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报告。 (图38)
郑伟达所长、郑伟鸿常务副所长、郑东海副所长出席“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缓解选举工作会议”,会上郑伟达所长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鸿常务副所长当选为常委、郑东海副所长当选为副秘书长。 (图39)
郑伟达所长缩写的论文《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思路》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发表;《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在《世界黄宗羲一杂志》第一卷第三期发表。
郑伟达所长、郑东海副所长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2006年新春专家座谈会”。 (图40)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发挥中西药优势防治肿瘤复发转移、肿瘤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望提高疗效》在《中国健康》月刊上发表。
郑伟达所长参加由福建省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2006年海峡两岸四地中医药论坛暨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学术年会”。 (图41)
郑伟达所长参加“2006海峡两岸首届中医药学术论坛”会议,与名老中医专家王雪苔等合影,所写的论文《慈丹胶囊配合经络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探》在论坛上发表。 (图42)
郑伟达所长参加在福州举行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第二次常委工作会议”。 (图43)
郑伟达所长参加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与肿瘤防治学术报告会”。
郑伟达所长当选为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 (图44)
郑伟达所长撰写的《慈丹系列药物配合经络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探》发表在《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资料汇编》。
郑伟达所长参加“中国(福建)第七次海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简称FJARACTM)第三次会员大会”,撰写的学术论文《慈丹系列药物配合经络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探》参加大会交流。 (图45)
《健康时报》刊登郑东海副所长的文章:《癌症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治疗》。
郑伟达所长出席“2006年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郑伟达所长受聘北京福建商会医学顾问。
郑伟达所长出席“上海东方肝胆外壳医院成立十周年暨吴孟超从事肝胆外壳事业六十五年”。
郑伟鸿常务副所长当任福州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兼任全国民营中医医院院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伟达所长出席“北京中西协会成立大会”,会上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副会长合影。郑伟达所长当选为北京中医协会理事。
《“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健康时报》报道:《国药慈丹:疗效才是硬道理——慈丹胶囊抗癌症复发转移项目成功申报863计划》。 (图48)
“甘芫逐水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图49)
郑伟达所长、郑伟鸿常务副所长、郑东海副所长、刘杨官副总经理参加“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 (图50)
“甘芫逐水胶囊临床验证协调会“在北京召开。原国家药品监督局司长张世臣、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辽宁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文萍教授、辽宁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殷东风教授、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郑伟达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图51)
郑伟达所长第十三本著作《郑伟达医文集》由中医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举办首发式活动。此书郑东海、郑伟鸿主编。吴孟超、王雪苔、程莘农、张大宁作序,陈可冀、朱良春题词。吴序云:“郑伟达所长承祖传,收师训矢志中医学研究,善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尤其在防治肿瘤方面,根据自己30年来的实践经验,倡导‘以人为本,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综合应用药物疗法、心理疗法、饮食疗法、体育疗法,从而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抑制肿瘤,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最终实现延长生命的目的。这些观点和理论丰富了肿瘤治疗的内容,走出一条防治肿瘤的新路子,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图52)
郑东海副所长参加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纪念‘衡阳会议’25周年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峰会”。
郑伟达所长第十四部著作《郑伟达医论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由郑东海、郑伟鸿主编。将郑伟达所长的讲稿、在学术活动中、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言论、以及读书笔记、临床心得体会,整理而成《郑伟达医论集》。 (图53)
郑伟达所长、郑东海副所长在重庆出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07国际中医药肿瘤学术大会”。
郑伟达所长应邀出席“北京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会议,并被国家健康健美长寿学研究会聘为副主席,会上一百一十六岁高领的吕紫剑先生翻看郑伟达所长的著作《郑伟达医文集》;郑伟达所长研制的保健品“参灵胶囊”卫食健字(2000)第0206号荣获优秀产品奖。 (图54)
郑伟达所长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会上与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合影。 (图55)
“参灵胶囊以减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图56)
九位国宝中医解析中医短长:《郑伟达教授治疗肿瘤有独特优势》刊登于《新京报》。 (图57)
新浪网和《科学时报》联合主办“国宝中医机体亮相新浪”大型活动,国医大师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郭子光、郑伟达所长等出席活动。 (图57)
郑伟达所长出席“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
郑伟达所长在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郑伟达教授创立的中医四位一体抗肿瘤成果通过鉴定》刊登于《中国中医药报》第2版。
郑伟达所长在福州出席“中国(福建)第八次海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郑伟鸿、郑东海所撰写的论文《慈丹胶囊配合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15例分析》在会上发表并作为大会报告。 (图58)
郑伟达所长出席“中国中医药肿瘤大会暨全国中医药名医学术思想研讨会”,《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476例分析》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郑伟鸿副所长获“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称号。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运用好十纲辨证论治肿瘤的经验》在《世界中医药》第三卷第六期上发表。《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逍遥散的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茵陈双白汤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00例》、《生脉散的临床应用》等5篇论文在“首届全国民间名中医经验交流”作大会交流,并收入论文集。
郑伟达所长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评为“中国民间中医药民间名医”。 (图59)
《八名方临床应用》英文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医药既是理论知识体系,又是方法技能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体系最完整的,中医药的理念和方法、特色和优势更有利于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八名方临床应用》在海外出版发行,并被当做教科书使用,为中医药中医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图60)
“肝癌门静脉癌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慈丹胶囊对其分化诱导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图61)
郑伟达所长第十五部著作《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肿瘤》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13多万字。本书集郑伟达所长30年抗癌之经验,提出了“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肿瘤的理念,科学地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形体锻炼、饮食调养4个方面有机结合,并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一些抗癌思想以及治癌新十论的内容。全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包含作者对肿瘤的真知灼见。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壳医院院长吴孟超,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为之作序。 (图62)
《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的临床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图63)
郑伟达所长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30周年年会”,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并在会上与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张大宁,时任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医大师颜正华、李辅仁、张琪合影。 (图64)
郑伟达所长第十八部《肿瘤的中医治疗》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36万字。郑伟达所长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悟出肿瘤治疗是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抛弃以往只见肿瘤不见人的以瘤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以人为本,科学抗癌。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而不是仅仅把肿瘤切除了事。郑伟达所长专攻肿瘤20多年,从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燥湿等十大方面治疗肿瘤,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方能沉疴再起,恢复健康。崔月梨、吕炳奎、董建华题词,胡熙明、吴孟超作序。 (图65)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实发布了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慈丹胶囊”作为部分肿瘤用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由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东方肝胆外壳医院主办,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承办的“肝胆中西医中和治疗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出席了本次论坛,郑伟达所长在会上作主题报告。 (图66)
“首届全国名医名院北京高峰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卫生部原副部长曹泽毅、中国医促会常务副会长王铁成教授、中国保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潘学田、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所长出席了本次会议。郑伟达所长获“2009中国医疗卫生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郑伟鸿常务副所长出席“第一届全国普通外科手术技术高峰论坛”。
中国传统医学联合会聘郑伟达所长担任“中国传统医学联合会副会长”职务,任期五年。 (图67)
郑伟达所长第十九部著作《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正式出版;本书由郑伟达所长、郑东海、郑东梁主编,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将名医郑孙谋、汪其浩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又加入郑伟达所长20多年的临床经验,汇集成册。本书集内、妇、肿瘤、杂病于一炉,对每一病案的诊断观察、 病例分析较为明晰,辨证立法严谨,对方剂的运用、药物配伍都有独到之处,对每一病例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系统性、规律性说理较强。吕炳奎为之作序。 (图68)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中医四位一体综合治疗肠癌的体会》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中医药》第五卷第五期上发表。
郑伟达所长、郑东海副所长出席“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会上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谢阳谷、福建卫生厅副厅长阮诗玮合影。 (图69)
郑伟达所长参加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中医药管理杂志社主办的“2010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图70)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教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讲座,授道解惑,讲诉中医临证的体验并进行交流,收到了学校师生的高度认可。
郑伟达所长被《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聘为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任期五年。
《肺癌的和中医四位一体综合治疗体会》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中医药》第六卷第一期发表。
伟达医药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海延安饭店召开“慈丹胶囊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及申报国家十二五课题专家讨论会”,会议由没过曾金雄博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所长为名誉主席。
“甘芫逐水胶囊、龙鹤丹胶囊、天黄癀丸、茵陈双白丸”得到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为医院制剂。 (图71)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郑伟达抗肿瘤系列药物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卵巢癌中医治疗体会》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中医药》第六卷第四期上发表。
《郑伟达与时俱进就发展,慈丹伟达汇宏图——记我的习医从医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名老中医之路》中发表;论文《郑伟达运用慈丹胶囊配合参灵胶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经验》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中医药》第六卷第五期上发表;《郑伟达教授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及其治疗疑难重症、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在《中国中西医肿瘤杂志》上发表。
郑伟达所长第二十二本著作《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由吴孟超院士、郑伟达所长合著。吴孟超院士在《自序》中说:“我在肿瘤治疗思路上,与郑伟达教授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肿瘤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切从防治肿瘤的实际出发,编著了《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在基础研究上跟踪国际形势开展肿瘤的基因变异、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等许多研究;在治疗方面,外科手术,化学、放疗等改良和更新。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与西医共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防治中,逐步形成较系统的独具特色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五脏六腑协调。本书注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采用中西医优势互补,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取长补短,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 (图72)
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成立20周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全国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刘嘉湘教授等领导参加庆典,吴孟超院士、曹泽毅副部长为医院庆典揭牌。 (图73)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北京恶性肿瘤发病报告”专题报道中采访郑伟达教授。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150例临床观察》、《胃癌的中医治疗体会》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中医药》第六卷第六期上发表。
湖北电视台“新本草纲目”栏目特邀郑东海科研副院长,谈“肝癌四位一体疗法综合治疗”。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高层联谊会”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召开;会上沈志祥,副会长周立孝、吴英萍、陈珞珈、郑伟达以及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郑伟鸿、刘扬官等出席了会议。 (图74)
郑伟达教授参加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中医药中国第六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并在大会上作报告。 (图75)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拟立项课题——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课题研讨会”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召开,会议由课题组长吴孟超院士和课题单位负责人郑伟达所长主持,来自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甲梅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医院孟建雄教授、湘雅医院杨连粤副院长、负担大学肿瘤医院中西结合科刘鲁明主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教授、北京东直门医院贾玫主任等全国三十家著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对课题临床试验实施方案进行热烈的讨论。 (图76)
由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壳医院联合主办的“2012首届全国中西医肝胆肿瘤医学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规范化治疗原发性肝癌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郑锦,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沈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陈珞珈教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科、肝脏移植科主任杨甲梅,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研究所所长潘敏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健雄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郑伟达所长主持大会开幕式,并在大会上作题为“中西医优势互补促进肝癌细胞改邪归正”的学术报告,会后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吴孟超院士。 (图77)
郑伟达所长第二十八本著作《肝癌瘀毒论》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郑伟达所长在长期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肝癌中医病因病理新学说。肝癌的主要病因是“瘀”加“毒”,因此形成了“瘀毒”的概念。瘀毒互结和情志失调是癌症的主因;瘀久化毒,肝脏受损是其主要病机。本书对恶性肿瘤——肝癌瘀毒论的概念、文献、病因、病机、病理、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等诸方面做系统论述,填补了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在肝癌瘀毒的理论体系中还处处贯穿和体现出郑伟达所长独到新颖的学术见解,如药疗、心疗、体疗、食疗的“四位一体疗法”,“以人为本。科学抗癌”,“治癌新十论”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本书由吴孟超院士作序。 (图78)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柴芍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痛经验》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第八卷第三期发表。
“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IV期临床方案北京地区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隆重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健雄教授主持会议。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肝胆外科杨志英教授,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首席专家李佩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佑安医院重症肝病内科孟庆华教授,北京肿瘤医院陈敏华教授等三十多名专家参加方案论证会。 (图79)
5月22、23日,“香山科学会议第461次学术讨论会——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原发性肝癌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香山科学会议是由科技部发起,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组织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部等三十多个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存进只是创新,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发言,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索科学前沿与未来。是当今中国最高层次的国家科学会议。参加会议的委员都是行业中最高层次的院士、教授、学者。郑伟达所长与吴孟超院士、张伯礼院士当任大会执行主席。会上郑伟达所长做了题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中西医共谱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篇章”的专题报告,提出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治疗肝癌理念,以心疗为前提,药疗为核心,食疗为基础,体疗为补充,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会议决定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和应用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治疗肝癌的先进方法。人民日报内参专题向全国副省部级以上领导推荐,郑东海副所长也出席了此次大会。 (图80)
郑伟达所长当任《肝癌杂志》编辑委员会顾问。郑东海副所长当任《肝癌杂志》副主编。《肝癌》杂志第三期封三全面介绍郑伟达人物志。
郑伟达所长所写的论文《慈丹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第八卷第八期上发表。
“2013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肝病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郑伟达所长授任大会执行主席,并作题为《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的主题报告,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郑东海做《肝癌瘀毒理论创立及慈丹胶囊研究概况》专题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同。会上郑伟达所长、郑东海副所长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健雄教授合影。 (图81)
《郑伟达教授辨治头痛经验探析》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第八卷第11期上发表;十五万字的《肝癌瘀毒轮》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次再版。
郑伟达所长受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邀请,作题为《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的专题报告,得到了广大教授学者的认可。并被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聘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图82)
郑伟达所长参加“481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健康产业系统工程学术讨论”。 (图83)
郑伟达所长第三十部著作《癌症并发症的辨证论治》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人在日常生活中因受七情六欲所操纵,便会打乱日常生活规律,或因嗜食无序,或因纵欲过度,或因思虑不休,或因疲累伤身、积劳成疾;再经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六淫的不断侵蚀,因而造成人体内五行生克控制,生命节律运动失常;导致疏泄失职,静脉运行不畅,循环系统拥塞,导致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紊乱,逐渐形成气滞血瘀,终于酿成癌症。本书论治多种癌症并发症,如癌症并发感冒、咳嗽、失音、耳鸣、耳聋、出血、呕吐、泄泻、便秘、痛症、疲劳、痰饮、水肿、黄疸、淋证、消渴、痹症、眩晕、不寐、惊悸、怔忡等等,均有详尽的论述。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课题启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壳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教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甲梅教授,中科院肿瘤医院吴健雄教授,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东海副院长等出席了会议。 (图84)
《肝癌瘀毒论及慈丹胶囊治疗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多功能厅召开。香山科学会议组织委员会杨炳忻副主任、国家为卫生计生委药政司综合处戚畅处长、北京协和医院外科首席专家钟守先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会议一致认同该项目有以下创新:(1)肝癌瘀毒理论的构建;运用肝癌“瘀毒”理论及化瘀解毒法,发展了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技术,改善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2)基于肝癌“瘀毒”理论和化瘀解毒法研制的抗癌中药慈丹胶囊在肝癌治疗中的运用。能延长肝癌患者稳定期,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对慈丹胶囊开展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通过“肝癌门静脉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慈丹胶囊对其分化诱导的代谢组学研究”证实慈丹胶囊在细胞水平和动物实验有显著地抑瘤作用。会议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数据可靠、方法合理、资料详实,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议推荐为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85)
郑伟达所长第三十二本著作《癌症瘀毒论》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是郑伟达所长在长期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癌症中医病因病理新学说。本书论证,癌症的主要病因是“淤”加“毒”,因此形成“瘀毒”的概念。瘀毒互结和情志失调是癌症的主因,瘀久化毒,腑脏受损,是癌症的主要病机。本书对恶性肿瘤——癌症瘀毒症的概念、文献、病因、病理、病机、辨证、治则、方药等诸方面都做了系统的论述,填补了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在癌症瘀毒论的理论体系中还处处贯穿和体现郑伟达所长独到新颖的学术见解,如药疗、心疗、体疗、食疗的“四位一体疗法”、“以人为本,科学抗癌”、“治癌新十论”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程莘农国医大师在序言中说:“面对癌症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郑伟达教授有了重大发现,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探索出一一条成功的治癌新方法,通过中医的化瘀解毒,治疗癌症的希望之星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图86)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启动培训会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隆重召开,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教授、常务副院长郑伟鸿、副院长郑东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吴健雄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容维淇教授、王黎明教授、冯莉博士、刘发强博士、毕超博士,介入科李忱瑞主任等出席了这次会议。 (图87)
郑伟达所长与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朴炳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委会主席、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龙致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林瑞超,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副主任崔慧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特邀专家孙革新;北京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马长华;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禹堂;天津肿瘤医院中药科副主任刘东颖;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黄金昶等受邀出席“关于中医药对癌症治疗新成果的探讨报告”。 (图88)
郑伟达所长应邀出席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14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会上作题为“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原发性肝癌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郑树森、曹正逵、刘平、肖鲁伟、曹毅等院士、教授出席本次会议。 (图89)
(点击左侧文字,即可查看对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