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丹系列治疗原发性肝癌课题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主要探讨慈丹系列治疗肝癌方面的治疗结果,与会专家经过近3个小时的研讨,一致认同慈丹系列的治疗结果,非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立项课题,并将会把慈丹系列列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用药。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拟立项课题——慈丹系列治疗原发性肝癌课题研讨会
参会的领导主要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 吴孟超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 沈锋教授
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 郑伟达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杨甲梅教授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办组办公室 李玮琦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吴健雄教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普通外科副院长 杨连粤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程树群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 刘景丰教授
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 郑东海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刘鲁明教授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 欧阳学农教授
沈阳盛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戴朝六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创介入科 陈俊辉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陈燕凌教授
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 郑加生教授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 刘瑞宝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第四西京医院肝胆外科 窦科峰
上海中医药大学 曾金雄博士
深圳伟达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陈玉生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副院长(前排左二)肯定中西医优势互补和慈丹系列临床应用的治疗结果
肿瘤是如今危害生命的一大疾病,每取得一个进步都来之不易。慈丹系列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立项课题,证明了慈丹系列的治疗结果确切。本次会议的召开,主要是探讨如何进行慈丹系列的课题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应用的方法。来自全国的30余位专家进行了激烈的探讨,给课题的临床试验方案 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该临床试验的成功,也将预示着肝癌治疗向前一步迈进。

刘鲁明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刘鲁明教授肯定中西医优势互补及慈丹的治疗结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首先致词,他非常肯定慈丹系列的治疗结果,在致词中说道:“发挥中西医结合,使得中西医发挥各自的优势,设计系统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重点的研究方案。因为 一般来说,西医的局部观念比较强,比如说开刀、化疗等等。我始终觉得中西医结合是我们国家的特色,目前中医药在改善相关患者之后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 少介入患者的不幸,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东方肝胆医院也在应用慈丹系列,慈丹它的价格很便宜,只有西药的三分之一,但对于临床的观察提示还是有一定 治疗结果。它的总生存的可能也有一部分的病人是有效的。慈丹发明人郑伟达教授,他现在是农工党中央委员,在这方面研究了很多年。在这次课题里面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得到‘重大新药创新专项技术’总设计师桑国卫委员长的肯定。也侧面地说明了慈丹系列是有较好的前景,所以希望各位把这大力培养成可以治疗肝癌领域的良药。现在已经形成一个课题,现在已经国家批准了,现在就是进行项目,项目做好,对肝癌病人有很大益处。”(根据吴孟超院士讲话录音整理)

郑伟达教授主持慈丹系列治疗原发性肝癌课题研讨会
会议由慈丹系列发明人郑伟达教授主持,郑伟达教授说道:慈丹系列1998年发明至今,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慈丹系列是广谱抗癌药,不仅能治疗 肝癌,对多种肿瘤都有较好的治疗结果。这次慈丹系列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立项课题,我非常欣慰。不是因为我发明的药获得课题立项而高 兴,而是如果证实慈丹系列治疗结果能胜过某些昂贵的西药,那就能为广大肿瘤患者减轻负担,提高治疗结果,这是作为医生本职工作。
郑伟达教授通过20多年的癌症临床研究,先后提出“两以论”“中医四大优势论”和“以人为本、带瘤生存论”等发人深省、具有思辨意义的观点。针对癌症危害的分析提出“四死论”,即“怕死、毒死、冤死、饿死”;对癌症治疗的“四疗论”,即是应对策略,将四种诊疗理念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各诊疗理念整体协同,优势互补。经过不断完善,更多倾向于临床实践,倾向于技术层面,《癌症瘀毒论》则更多地倾向于理论层 面,因之更显其意义重大。

杨甲梅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科、肝脏移植科主任杨甲梅教授提出了课题开展的的关键因素,并相信一定能取得成功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办组办公室李玮琦主任说道:现在据统计十二五新药专项可能要投资整个400个亿,到十三五的时候可能要投入 750个亿,国家对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是相当大的,这个是一个国家“十二五”专项项目,所以就是课题也是竞争很激烈的。据13年我们这个课题统计,100个课题只有5个课题能中标,而且中药领域国家对这也比较重视,你做的稍高一点的,但是也是很低的。慈丹系列这个课题能够列入,也说明这个课题是具有很好 的前景的。

新药专项管理单位李玮琦博士
1994年至1997在北京8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试验,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制定慈丹系列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试验方 案,进行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共试验病例325例,随机分慈丹组,慈丹加化疗组,化疗对照组。其中慈丹组125例,慈丹加化疗组100例,化疗对照 组100例。三组治疗结果相比,慈丹加化疗组优于化疗对照组和慈丹组,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又较轻,提示慈丹组的治疗结果略优于化疗对照组, 说明本方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瘤体稳定以上人数。

专家一同讨论课题实施方案
在体抑癌试验结果,慈丹系列在1.6g/kg连续l0~14日灌服时,对小鼠肉瘤S180 的抑止肿瘤的效果较高。慈丹系列中的主要成份为山慈菇和莪术。近年的研究发现山慈菇有明显促进小鼠外周血细胞回升、改善外周微循环及增强骨髓造 血功能的作用,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莪术明显抑制MCF7、OV-UL-2、MM231、HeLa细胞的生长(P<0.05);莪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浓度为50ug/ml。为进一步明确慈丹系列扶正祛邪抗肿瘤的整体机制,我们进行了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

吴孟超院士(左)和郑伟达教授(右)在慈丹系列治疗原发性肝癌课题研讨会上
2007年 8月至 2009年 5月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300余例,术后分别给予慈丹系列和/或常用保肝药物,观察服用慈丹组与单纯服用保肝药物组之间患者无瘤 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差别,结果提示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曲线如图1)

课题组专家合影
1998年慈丹系列诞生至今,已经让众多肿瘤患者受益。经过郑伟达教授十余年的研究,经过不断的改进,慈丹系列治疗结果已经得到肯定。再配以郑伟达 教授所发明的系列系列和中草药,能有效的控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特别适合于肿瘤术后关键期的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复发。慈丹系列国家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立项课题的申报成功,将是中国抗癌史上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