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着。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二、贫血:白血病类型不同症状表现也会不同,白血病早期即可发生贫血症状,白、头晕、心悸等。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视物模糊往往提示白血病患者有眼底出血,剧烈的头痛伴恶心、呕吐往往提示患者有颅内出血。
三、肝脾肿大:部分的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症状,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较为显着。
四、出血: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五、皮肤及黏膜病变:白血病的具体症状表现在很多方面,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症状。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
一旦发现身体出现异常,要及时的去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单纯西医治疗存在诸多不足,在治疗同时损伤人体内正常细胞。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运用于临床,多方面对病人进行由内而外、整体调节治疗,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
郑伟达教授指出,癌症治疗应从瘀毒入手,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体能锻炼、饮食调养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坚持整体治疗、辨证施治,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后肿瘤的复发,改善人类生存质量,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