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肿瘤分良、恶性二种。良性肿瘤可分为甲状腺腺瘤和囊肿。恶性肿瘤多数为原发性甲状腺癌,极少数可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 甲状腺癌超过一半为乳头状癌,多发生于年青人,女性多于男性,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主要为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后,生存期长愈后佳。
分类
(一)甲状腺腺瘤
根据肿瘤组织形态学特点分类分别介绍如下:
1.单纯型腺瘤又称正常大小滤泡型腺瘤,肿瘤包膜完整,肿瘤组织由大小较一致、排列拥挤、内含胶质,与成年人正常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
2.胶样型腺瘤又称巨滤泡型腺瘤,肿瘤组织由大滤泡或大小不一的滤泡组成,滤泡内充满胶质,并可互相融合成囊。肿瘤间质少。
3.胎儿型腺瘤又称小滤泡型腺瘤,主要由小而一致、仅含少量胶质或没有胶质的小滤泡构成,上皮细胞为立方形,似胎儿甲状腺组织,间质呈水肿、粘液样,此型易发生出血、囊性变。
4.胚胎型腺瘤又称梁状和实性腺瘤,瘤细胞小,大小较一致,分化好,呈片状或条索状排列,偶见不完整的小滤泡,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在线阅读文字太累?点击在线专家一对一问诊
5.嗜酸细胞型腺瘤又称H
6.非典型腺瘤瘤细胞丰富,生长较活跃,有轻度非典型增生,可见核分裂像。瘤细胞排列成索或巢片状,很少形成完整滤泡,间质少,但无包膜和血管侵犯。本瘤应追踪观察,并与甲状腺髓样癌和转移癌鉴别,可作降钙素、上皮膜抗原和角蛋白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髓样癌Calcitonin阳性,转移癌EMA、keratin等阳性。
(二)甲状腺癌
1.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较常见的类型,约占60%,青少年、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3倍,肿瘤生长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10年存活比例达80%以上,肿瘤大小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与生存比例有关,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与生存比例无关。但局部淋巴结转移较早。肉眼观:肿瘤一般呈圆形,直径约2cm~3cm,无包膜,质地较硬,切面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故称为乳头状囊腺癌,肿瘤常伴有出血、坏死、纤维化和钙化。光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即砂粒体,有助于诊断。乳头上皮可呈单层或多层,癌细胞可分化程度不一,核染色质少,常呈透明或毛玻璃状,无核仁。乳头状癌有时以微小癌出现,癌直径小于1cm,临床又称之为“隐匿性癌”。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较好,远处转移也少见。
2.滤泡癌一般比乳头状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较常见,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而居第2位。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早期易血道转移,癌组织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相应的症状。肉眼观:结节状,包膜不完整,境界较清楚,切面灰白、质软。光镜下: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有时分化好的滤泡癌很难与腺瘤区别,须多处取材、切片,注意是否有包膜和血管侵犯加以鉴别;分化差的呈实性巢片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滤泡少而不完整。
以上的分类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甲状腺肿瘤对于女性的危害还是比较大。我们在了解了甲状腺肿瘤的分类,要积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