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治疗肿瘤学术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慈丹堂多功能厅召开。董文杰副秘书长围绕科研思维在“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四位一体)中的应用来展开,主要针对“四位一体”的特点、使命以及在学术论文、科研思维中的重要性做深入讲解,熊江秘书长主持了会议。
董文杰副秘书长对“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的简史做了阐述。1991年郑伟达教授首出初次提出“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2008年,“’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的临床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肿瘤》正式出版;“四位一体”是癌症瘀毒论的具体实施方法,倡导扶正培本、化瘀解毒治疗肿瘤,与2011年汤钊猷院士提出肿瘤的治疗应以消灭与改造并举不谋而合,本疗法比近10来年提出的MDT要早15年,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增强了肿瘤恢复工作的信心。
会中,对于肿瘤的治疗所采用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如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介入治疗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等等多学科协作治疗肿瘤,将中西医优势发挥更大,她谈到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就是组建以郑伟达教授为主的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的专家团队MDT体系,对于慢性病肿瘤,为病人做好服务一直到终点事件,这将是一个动态为病家服务的过程。由郑伟达教授提出的“四位一体”不仅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还要有心理疏导、饮食调养以及体能锻炼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帮助患者改善身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治疗目的。
会议期间,董文杰副秘书长谈及中医药在人类的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及预防衰老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上有着极强优势,在肿瘤的治疗上亦是如此,“四位一体”则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很不错的践行方式。为了让更多人认知“四位一体”,让更多肿瘤患者看到希望,将“四位一体”更好的运用于慢病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恢复,科研论文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深切的知道学术价值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因其是用临床数据来明理,用统计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随后她以自身科研论文在“四位一体”的应用上做了案例分享。
董文杰副秘书长谈到编写科研论文首先要做好科研课题的立项,将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科研常用的 IT 工具、医学文献研究与评价、医学实验技术、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临床问题研究方法集于一身,从而运用统计学数据来得出结论。她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在2008年发表于《中华中医药学刊》的论文“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476例分析”为例,分析“四位一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她指出此篇论文是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入院治疗两个月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心疗”是向每位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并用统计学分析患者来分享“四位一体”临床治疗各种晚期肿瘤的效果,以增强患者信心;“药疗”以慈丹系列抗癌药物加中草药汤剂进行对症治疗;“食疗”则以辨证施膳,以良好的饮食作为强化后天之本,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体疗”以有氧抗癌操自强其身,提高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经“四位一体”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分析以发热、纳减、疲乏、消瘦、腹胀的改善尤为明显,其次是疼痛、盗汗、咳嗽、气促的改善。她强调“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疗法”是郑伟达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首次将药物、心理、饮食、形体锻炼有机结合运用到肿瘤治疗中,是中医整体治疗理论的延伸与创新,也是现在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体现,极大的丰富了医学治疗的模式和内涵。
四位一体案例分享:穆某,男,现年84岁,北京市怀柔区退休教师,2000年11月15日食管癌(食管中段2.5cm)切除术。2000年8月10日,接受四位一体综合冶疗30天后,有了初步成效:进食增加、睡眠改善、精神状态改善。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病情好转,目前,去怀柔区第一医院做CT、B超、肝功、肾功、肿瘤标志物等,一切正常。
穆某是“四位一体”受益者,被北京政府授予“健康老人”称号。
委员会熊江秘书长非常认同董文杰副秘书长的观点,他谈到“四位一体”对晚期恶性肿瘤有明显效果,为进一步验证中医治疗肿瘤的科学性奠定基础,也期望委员会成员能加入到科研当中,将“四位一体”发扬广大,为更多的肿瘤患者造福不可。
会议当天正值毛泽东同志诞辰123周年,参加会议人员在毛泽东同志七言律诗《长征》的朗诵声中结束。肿瘤的恢复过程,是医患共同携手进行的新长征,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参与其中的所有人,不止是医患,一个良好氛围的家庭环境更是一个必少的条件,董文杰副秘书长呼吁通过委员会成员也能学以致用编写论文让更多人了解“四位一体”,了解中医以推动中医学的持续发展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为病家带去福音,为人类的大健康步出卓有成效的一步。